当前位置:首页 > 战略 > 币圈逊霍尔,储台美联密技为加大咖杰克竟齐聚鹰派术站

币圈逊霍尔,储台美联密技为加大咖杰克竟齐聚鹰派术站

2025-09-16 19:51:59 [加密] 来源:链海之光

币圈大咖齐聚杰克逊霍尔,美联储"鹰派"竟为加密技术站台?

作者:赵雨荷 | 华尔街见闻特约记者

就在全球央行年会即将召开之际,加密货币圈却在杰克逊霍尔率先掀起了波澜。这场区块链峰会上,一位意想不到的人物给出了令人惊讶的观点——美联储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这位被外界视为下届美联储主席热门的"鹰派"人物,竟然公开为加密货币技术"撑腰"。

说实话,当我听到沃勒说数字资产创新"并不可怕"时,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这位特朗普时期任命的强硬派官员,在演讲中展现出的开放态度,与他在货币政策上的一贯强硬立场形成了鲜明对比。他反复强调,支付系统正在经历一场"技术驱动的革命",而分布式账本、智能合约这些听起来就很高科技的东西,其实并没有什么好害怕的。这不免让我想起当年互联网刚兴起时,那些认为"网上购物很危险"的老派银行家们。

沃勒的演讲中不乏真知灼见。他提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观点:现在很多颇具突破性的创新,仅仅因为和数字资产挂钩就被污名化了。"这些只是技术,为什么就那么糟糕?"他反问道。这句话简直说出了我的心声。想想看,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跨境支付等领域的实际应用,确实给传统银行系统带来了不少启发。

更难得的是,沃勒没有停留在空谈层面。他特别提到美联储去年推出的FedNow支付系统,承认美国在实时支付方面确实落后于某些国家。说实话,作为一个经常需要跨国转账的金融记者,我深有体会。当中国的支付宝可以在几秒内完成转账时,美国的银行间转账还常常需要等上1-2个工作日。

值得玩味的是,沃勒强调的公私合作模式。他认为,美国支付系统的优势恰恰在于私营部门的创新活力与美联储的基础支撑形成的互补关系。这种务实的态度,让我想起了硅谷那句名言:"监管要像园丁,而不是警察。"毕竟,过度监管往往会把创新扼杀在摇篮里。

就在沃勒演讲前一天,美联储另一位高官鲍曼也发表了类似观点。这两位重量级人物在短时间内相继为加密货币站台,不禁让人猜测:美联储是否正在转变对数字资产的态度?也许正如沃勒所说,在传统金融与数字资产日益融合的今天,央行确实需要更积极地与行业创新者对话。

看着这些曾经对加密货币持怀疑态度的监管者,现在居然开始讨论代币化和智能合约的应用前景,我不禁感叹:金融创新的浪潮真是势不可挡。不过话说回来,监管机构能够与时俱进,总比固步自封要好。正如沃勒最后说的那句耐人寻味的话:"我们可能永远不会走上这条路,但没有理由不去探索一下看看会发生什么。"这句话,或许正是当下金融监管最需要的智慧。

(责任编辑:应用)

推荐文章
  • 金融界的奥斯卡:南非交易员博览会点燃投资热情

    金融界的奥斯卡:南非交易员博览会点燃投资热情 说实话,在这个经济动荡的时代,能看到这么多人对金融交易持续保持热情实属难得。上周六(9月16日),在约翰内斯堡那座标志性的万德勒斯普罗特亚酒店里,挤满了3000多名跃跃欲试的交易员。这热闹的场景让我想起了疫情前金融圈的盛况,但显然今天的氛围更加热烈。星光熠熠的金融盛宴这次活动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些重量级嘉宾的分享。Ref Wayne带着他那标志性的幽默感分享交易心得时,整个会场都笑翻了;Yaliw... ...[详细]
  • 加密界的超级网红:谁才是社交媒体的真正王者?

    加密界的超级网红:谁才是社交媒体的真正王者? 在这个数字时代,加密圈的明星大佬们不仅在市场上翻云覆雨,更在社交媒体上收获了一批忠实粉丝。最近一份由CoinLedger发布的榜单揭示了这些"加密网红"的真实影响力,结果可以说是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三巨头领跑加密社交圈要说谁最受欢迎,币安CEO赵长鹏(CZ)当之无愧位居榜首。这位经常在推特上发表行业见解的大佬,粉丝总数接近910万。有趣的是,即便在加密寒冬期,CZ的粉丝数依然稳步增长,这或许与他... ...[详细]
  • 99岁的投资智者查理·芒格:他用一生诠释了什么叫做圆满

    99岁的投资智者查理·芒格:他用一生诠释了什么叫做圆满 2023年11月28日,当我看到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发布的公告时,手中的咖啡杯差点滑落——查理·芒格在加州的一家医院安详离世,距离他100岁生日仅剩33天。这位与巴菲特并肩作战了大半个世纪的智者,就这样静静地离开了我们。记得巴菲特曾说:"没有查理,就没有今天的伯克希尔。"这对黄金搭档的合作堪称商业史上的奇迹——60年携手同行,竟然从未红过脸。如今,奥马哈的年度股东大会上再也见不到他们拌嘴说笑的场景... ...[详细]
  • 比特币ETF进程再起风云:市场博弈与投资智慧

    比特币ETF进程再起风云:市场博弈与投资智慧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最近更新了比特币ETF的招股说明书,这个消息让整个加密货币圈都跟着兴奋起来。根据最新进展,监管机构将在明年1月10日前对申请做出回应。说实话,每次看到这类消息,我都会想起去年这个时候大家也是在等同样的东西。市场反应倒是很直接——比特币价格应声上涨,这已经是第N次上演这样的戏码了。ETF通关只是时间问题?没那么简单华尔街的大佬们现在基本达成共识:比特币ETF获批是早晚的事。但作为一... ...[详细]
  • 当区块链遇上环保:RWA如何重构绿色经济的未来?

    当区块链遇上环保:RWA如何重构绿色经济的未来? 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最近区块链圈子里关于RWA(真实世界资产)的讨论越来越热了。说实话,作为一个在金融科技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从业者,我最感兴趣的还是RWA在环保领域的实际应用场景。碳信用代币化:透明化的双刃剑记得去年参加一个环保论坛时,有位环保组织的负责人跟我诉苦:"现在碳信用市场最大的痛点就是缺乏透明度,我们根本不知道这些碳信用到底是真是假。"这个问题确实很棘手。区块链技术恰好能解决这个问题,... ...[详细]
  • Moonbeam财政库委员会换届选举:你的GLMR决定生态未来

    Moonbeam财政库委员会换届选举:你的GLMR决定生态未来 各位Moonbeam社区的伙伴们,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我们的财政库委员会已经运行近一年了。作为一位长期关注区块链治理的观察者,我不得不说,这11个月的历程充分展现了去中心化治理的魅力。还记得去年10月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吗?当社区高票通过财政库计划的那一刻,我们共同见证了Moonbeam走向真正社区自治的重要里程碑。现任委员会交出亮眼成绩单说实在的,这届委员会的工作成果让我印象深刻。24份申请中批准... ...[详细]
  • 一个老VC的血泪教训:投资圈里的贪嗔痴陷阱

    一个老VC的血泪教训:投资圈里的贪嗔痴陷阱 作为在风险投资圈摸爬滚打十几年的老司机,我见过太多同行栽倒在人性的弱点上。今天就跟大家聊点掏心窝子的话,说说早期投资最容易踩的三个坑。贪多嚼不烂:分散投资的反噬很多新手投资人总以为多投几个项目就能分散风险,这想法太天真。我就见过一个同行,一年投了50多个项目,结果连创始人的名字都记不全。更可怕的是,当项目数量超过临界点后,投后管理完全跟不上,投资标准也会不知不觉降低。最后你发现,投了一堆二流项目,... ...[详细]
  • 当NFT遇见DAO:Web3.0时代的革命性交响曲

    当NFT遇见DAO:Web3.0时代的革命性交响曲 作为一名长期观察数字经济演变的业内人士,我不得不说,当前Web3.0领域最令人着迷的,莫过于NFT与DAO的完美邂逅。这不是简单的技术叠加,而是一场关于数字所有权和社区治理的深刻变革。数字世界的文艺复兴记得去年在里斯本参加Web3.0峰会时,一位来自柏林的艺术家分享了她通过NFT DAO实现艺术梦想的故事。她将作品代币化后,不仅获得了来自全球100多位收藏家的支持,更重要的是形成了一个真正关心并参... ...[详细]
  • BMNR的资本魔术:揭开股权稀释的真相

    BMNR的资本魔术:揭开股权稀释的真相 说实话,我第一次看到BMNR这种资本运作模式时,简直被它的"精妙"设计惊呆了。但作为一个在金融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我深知天上不会掉馅饼,这种看似完美的循环背后必定藏着某种"魔术手法"。今天,我就带大家拆解这个魔术的机关。1. 一个简单的资本游戏想象一下,BMNR就像个装满ETH的钱袋子。假设最初这个袋子里有100亿美元的ETH,市场给它110亿美元的估值(多出来的10亿是投资者对未来增长的期待)... ...[详细]
  • 狗狗币逆势生长:500万持有者的狂欢与隐忧

    狗狗币逆势生长:500万持有者的狂欢与隐忧 谁能想到,当初只是用来调侃比特币的狗狗币,如今居然发展成了拥有500万持有者的庞然大物?这个数据简直让人难以置信——特别是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大环境下,DOGE的吸引力反而越来越强。数据背后的故事最近跟踪链上数据时,我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狗狗币的活跃地址数直接翻倍,飙升至16.8万个,这是2022年3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更惊人的是,过去十天里交易量暴增1000%,就像坐上了火箭一样。说实话,这种增...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