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管难抉中心择当去的艰化遇上监

管难抉中心择当去的艰化遇上监

2025-09-16 07:41:13 [论坛] 来源:链海之光

最近,区块链圈子里发生了一件耐人寻味的事情。BarnBridge DAO这个曾经风光无限的DeFi项目,在10月12日完成了一次至关重要的投票。说真的,当我看到投票结果时,内心五味杂陈——超过半数的成员同意向SEC低头妥协。

妥协还是生存?

说实话,在加密货币世界里,看到DAO向监管机构妥协的情况并不多见。BarnBridge这次不仅同意遵守SEC可能下达的任何命令,甚至做好了支付罚款的准备。他们提名Tyler Ward和Troy Murray这两位"倒霉蛋"来负责和监管机构周旋,Douglas Park则继续扮演法律顾问的角色。更狠的是,他们还授权财政部在必要时可以"清仓大甩卖"代币资产。

我认识的一位参与投票的社区成员私下跟我说:"这就像在暴风雨中把船上的货物扔下海以求自保,虽然心疼,但总比沉船强。"这种比喻确实很形象,也反映了当下DeFi项目面临的监管困境。

SEC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虽然到目前为止SEC还没正式下达任何具体指令,但自从6月份调查开始,BarnBridge就像被点了穴一样,立即暂停了所有业务,连流动性池都关了。Tyler Ward对此守口如瓶,只说是"非公开信息"不能透露。这种讳莫如深的态度,反而让人更加好奇SEC到底抓住了什么把柄。

让我想起了2022年11月SEC起诉美国加密联邦DAO的案例。当时SEC的理由是对方提交的材料缺斤少两,连基本的财务报表都不完整。相比之下,BarnBridge现在的应对策略似乎更加谨慎,但代价就是完全停止了业务运营。

代币价格的过山车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BOND代币的悲惨遭遇。7月底还能卖到21美元,现在跌到只剩1.67美元,连零头都不到了。要知道2020年它可是创下过185美元的历史高价,如今这个跌幅,让早期投资者情何以堪啊!

记得2021年BarnBridge推出"SMART Exposure"时,市场反响相当热烈。这个能自动平衡ERC-20代币权重的应用,曾被认为是DeFi领域的创新之作。现在看来,再好的技术也敌不过监管的压力。

这场风波给我们什么启示?也许正如一位业内人士所说:"在加密世界,创新和合规就像两条平行线,要找到交汇点实在太难了。"BarnBridge的选择虽然无奈,但可能是明智的。毕竟在这个领域,活着才有翻盘的机会。

(责任编辑:教程)

推荐文章
  • 人民币稳定币崛起:Web3创业者的新机遇还是政策游戏?

    人民币稳定币崛起:Web3创业者的新机遇还是政策游戏? 8月初香港出台的稳定币新规,让整个金融圈都感受到了监管的温度。作为一个在金融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观察者,我不得不说,这次金管局的出手相当精准:只认港元稳定币,发行要牌照,储备要透明,审计要严格。这哪里是在监管稳定币?分明是在重塑货币主权在数字世界的疆界啊!全球稳定币监管的三种面孔说到稳定币监管,美国人的玩法总是那么"美国"。他们让私营企业当先锋,自己躲在后面当裁判。Circle、PayPal这些公司... ...[详细]
  • Glassnode战略调整:出售税务业务,专注机构市场

    Glassnode战略调整:出售税务业务,专注机构市场 在加密行业摸爬滚打多年,我见过太多公司因为战略摇摆而错失良机。但Glassnode这次的决定却让人眼前一亮——这家以数据闻名的加密情报公司刚刚宣布,要把旗下的税务软件业务Accointing卖给欧洲合规专家Blockpit。这可不是简单的资产处置,而是一次深思熟虑的战略转型。告别税务赛道,聚焦核心优势记得去年采访Glassnode的CTO时,他就提到公司正在重新审视业务布局。现在靴子终于落地:11... ...[详细]
  • 币圈老司机告诉你:这次反弹不一样,但真正的牛市还得再等等

    币圈老司机告诉你:这次反弹不一样,但真正的牛市还得再等等 最近比特币的持币数据特别有意思,超过76%的持币人都已经拿着币超过155天了。这说明啥?市场上的"钻石手"越来越多了。更妙的是,那些短线炒家的平均成本都在2.9-3万美元之间,现在86%的人都赚钱了。要知道,Microstrategy这种大户现在都开始盈利了,这可是熊市里难得的好消息。我观察市场这么多年,现在的筹码结构特别健康。长期投资者的平均成本在3.2万美元左右,基本都处于盈利状态;而短线资金... ...[详细]
  • 我在zealy平台的真实体验:三分钟赚1000U的奇妙经历

    我在zealy平台的真实体验:三分钟赚1000U的奇妙经历 最近在圈子里听到不少人说"zealy上无大毛",这让我想起自己三年的辛酸经历。说实话,以前为了赚1美元的gas费,我像个无头苍蝇一样到处跑,结果别说面包了,连馒头渣都没剩下多少。但zealy这个平台真的颠覆了我的认知——只需要三分钟,它到底做错了什么?一个意外的惊喜十月份的时候,我在zealy上看到一个任务:前50名完成任务的小伙伴可以瓜分1000U。说实话,当时我半信半疑,但想着反正就三分钟的事... ...[详细]
  • 投资这门必修课:历史是最好的老师

    投资这门必修课:历史是最好的老师 段永平在《投资问答录》里那句"能从他人经历中学习的人都是人才",我越想越觉得有道理。说实话,我们大多数人可能都算不上什么投资天才,但至少可以当个好学生——把历史这本活教材读透。以前我总爱跟朋友们推荐《大空头》这部电影,它把2008年金融危机拍得入木三分。不过说实话,对很多年轻投资者来说,那场危机就像教科书里的案例,总觉得隔着一层纱。但眼下正在发生的中国房地产危机就完全不同了,这可是我们每个人都身处... ...[详细]
  • 从零开始认识Cartesi虚拟机:区块链开发者的新天地

    从零开始认识Cartesi虚拟机:区块链开发者的新天地 作为一名在区块链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技术人,我不得不承认Cartesi虚拟机给我的震撼。它彻底颠覆了我对区块链开发环境的认知,就像第一次从DOS系统切换到Windows时的惊艳感。还记得当初在以太坊上开发第一个dApp时,那种束手束脚的感觉吗?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这个带来革命性改变的虚拟机世界。虚拟机:数字世界的变形金刚说起虚拟机,其实我们生活中处处都有它的身影。就像我办公室里那台Mac,靠着Pa... ...[详细]
  • 被过度炒作的加密货币恐怖融资:真相究竟是什么?

    被过度炒作的加密货币恐怖融资:真相究竟是什么? 作为一个长期观察加密市场的业内人士,我发现最近关于"恐怖组织通过加密货币筹集巨额资金"的说法简直被夸大到离谱的地步。区块链分析公司Elliptic最新报告终于说出了业内人都知道的事实:这些数字被严重扭曲了。数据背后的真相说实话,当我第一次看到《华尔街日报》报道说哈马斯通过加密货币筹集了数百万美元时,我就觉得这个数字很可疑。要知道,加密货币最大的特点就是所有交易都是公开透明的,每一笔转账都能在区块链... ...[详细]
  • 探索StarkNet生态:这些项目正在重新定义Layer2体验

    探索StarkNet生态:这些项目正在重新定义Layer2体验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Layer2发展的区块链从业者,我不得不说StarkNet生态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成长。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我个人特别看好的StarkNet项目,它们正在为这个生态注入活力。钱包:你的Layer2通行证说到钱包,Argent X绝对是StarkNet生态的"Metamask"。我在测试时发现它安装简单、交互流畅,特别适合刚接触StarkNet的新手。不过更让我眼前一亮的是Braav... ...[详细]
  • 以太坊止盈实战复盘:一个老交易员的交易笔记

    以太坊止盈实战复盘:一个老交易员的交易笔记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里,我始终相信一件事:交易的真谛不在于一夜暴富,而在于稳扎稳打地积累。就像今天这单以太坊空单,26300点果断进场,最终在27000下方止盈,600点的利润稳稳到手。说来有趣,做交易这么多年,最深的感悟就是市场其实很像一个老朋友。它不会说话,但它会用K线告诉你一切;它不会承诺,但它会用时间证明真理。就像今早分析的那样,当市场给出明确信号时,我们必须毫不犹豫地出手。记得有位老... ...[详细]
  • 比特币狂潮背后:当市场狂欢遇上现实隐忧

    比特币狂潮背后:当市场狂欢遇上现实隐忧 最近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身边的朋友们都在讨论要不要all in比特币。说实话,这种集体狂热让我想起了2017年的ICO泡沫时期。作为经历过几轮牛熊的老韭菜,我想和大家聊聊这个看似美妙实则暗藏风险的场景。完美风暴还是海市蜃楼?2024年注定是加密货币史上不平凡的一年。比特币即将迎来第四次减半,SEC终于给现货ETF亮了绿灯,而美联储还在疯狂印钞为政府赤字买单。这三重利好消息叠加,难怪市场情绪这么高... ...[详细]